在长春市大力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奋力建设“长春光谷”进程中,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创新构建的“龙头+载体+平台+政策”产业支持体系,加速推动区内光电信息特色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努力打造全市光电信息产业的引领示范区与新质生产力标杆区。
龙头引领,光电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长春经开区紧紧围绕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这一域内光电领域的“最大创新龙头”,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合作。聚焦光电核心元器件、激光技术与应用、光电新材料、成像与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五大领域,依托光机所的前沿创新技术,精准构建产业链条框架,以长光辰芯、吉光半导体、长光精瓷、长光新视、长光华大等为代表的企业矩阵迅速崛起,涵盖了核心元器件研发、激光应用、新材料制造等关键环节,吸引了近100户央企、准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纷纷入驻,形成了产业“雁阵”集群效应。创新运营模式,赋予光机所运营专业孵化器、加速器与产业园区的重任,将“产业端技术优势”与“政策端扶持力量”深度融合,在招商引资和成果转化上协同作战,共同培育出了一片光电产业的创新“沃土”。
载体支撑,“芯光智谷”打造光电产业新高地
长春经开区斥资300亿元,全力打造规划占地100万平方米的“芯光智谷”。“园中园”的特色布局匠心独运,从一期“珩光园”到七期“辉光园”,依序铺展,目前已有一至四园拔地而起,五至七园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在产城融合方面,“芯光智谷”注重“内外兼修”,将生产、生活、生态无缝衔接,绿化、美化、文化交相辉映,推动光电产业与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跨界协同,激活产业多元活力。此外,2024年起开始举办的长春光博会,作为“芯光智谷”的新IP,携手光机所广邀域内外企业参展,为深化对外合作搭建了“金桥”。
平台驱动,光电创新引擎全面激活
长春经开区在创新生态上,“政府+院所高校+合资公司”协同发力,激活光电产业深层动力。其中,“一街两中心”的拔地而起成为经开区创新生态的重要支撑:光电信息产业示范街将科技与潮流、文化共融,成为网红打卡地;光机所青年创新中心与国家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并驾齐驱,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等十项服务于一体。“六大创新平台”聚力攻坚,应用光学、发光学及应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并肩作战,在激光芯片、高通基因技术等前沿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组建“科技速递专班”,以“三张清单”贯通技术中试、推广、应用环节,助力成果顺畅“落地生根”。
政策激励,光电产业发展沃土持续厚植
长春经开区秉持“育企强企”的初心,频出政策“组合拳”,释放政策“乘数效应”,让企业尽享红利。其中,“定制代建”政策为企业落位“量体裁衣”,涵盖策划、设计到运营全流程,力保企业“当年拿地、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销售”,快速抢占市场先机。在“基金注入”方面,经开区以科技奖励专项为“引”,撬动百亿级基金矩阵,汇聚政府与社会资本之力,反哺企业研发、扩产、升级。出台《促进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激励创新、护航转型,托举企业在光电新赛道上“加速飞驰”。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志刚 初审:董磊 终审: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