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转作风 强担当 开新局 全力推动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春日报》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谢志敏
【录入时间: 2024-08-26】
转作风 强担当 开新局 全力推动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春日报》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谢志敏
来源: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改革风正劲,创新潮更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作为省市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开放创新的先行者,经开区要如何抓好落实,展现国家级开发区担当?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近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谢志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开区要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学深悟透,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将改革任务细化、让改革成果在基层落地生根。

  加快转型升级

  激发主导产业焕发新活力

  作为老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以工业立区,实体经济是经开区的立区之本。如今,经开区正以改革之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积极引导和推动存量企业技改扩能,加快新旧动能转化,让产业“尖子”领跑转型升级,在稳住工业“底盘”的同时,努力做好“有中生新”的文章,变存量为增量,使传统支柱产业基础更加稳固。

  “根据经开区实际,我们将坚定不移加快转型升级,快速提高新能源配套占比,大力实施产能倍增计划,全力支持企业扩能改造,打造‘智改数转’样板区,加快推动汽车零部件主导产业焕发新活力。”谢志敏如是说。

  厚植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当前,经开区正紧跟全市建设“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步伐,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把以光电信息、医药健康产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经济新优势。

  “我们将坚定不移厚植新质生产力,提速光电信息、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进程,深耕‘双谷十园’,千方百计做好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对于未来发展,谢志敏信心十足。

  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动能增长点,一批项目将带来一条全新产业链。经开区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招大引强”,紧抓快干,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基础,项目是根本。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是经开区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将坚定不移突出‘项目为王’,抓好11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确保科技孵化园、芯光智谷、纬湃技改等35个项目在今年年底前竣工。”谢志敏表示,将加大全员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力度,确保全年储备、签约、落位项目200个以上。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振兴发展动力愈加强劲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被赋予“先行先试”重任的兴隆综合保税区,打开了内陆城市长春与世界“无缝衔接”的大门: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完善升级“通道矩阵”,吐纳全球资源;新业态蓬勃发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速,“中国制造”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在全球化贸易的互联互通中,兴隆综合保税区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动力愈加强劲。

  谢志敏表示,经开区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俄合作,稳步提升中欧班列、海铁联运能力建设,壮大跨境电商业务,确保兴隆综合保税区2024年进出口额120亿元以上。

  除此之外,经开区还将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就业服务、物业管理、环境改善、优质教育、底线安全等民生行动计划,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百姓。

  谢志敏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以改革为牵引,转作风、强担当、开新局,全面提标、提质、提效、提速,全力推动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转自:《长春日报》

  

  责任编辑:王志刚 复审:董磊 终审:董耀

主办单位: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长春市吉林大路6188号  联系电话:0431-84644211  政务大厅:0431-89960186

网站标识码:2201000008  吉ICP备19005403号

吉公网安备22010502000285号